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從謾罵歌手看內地民眾思維(二)

上次討論的是一些內地民眾的思維想法,這篇文章希望探討的是另外兩種除大陸以外也普遍存在於香港或台灣的建制或親中人士的思維模式。

金權至上的思維

藝人開演唱會,觀眾買票欣賞,本來就是你情我願、一買一賣的交易。買方付出的是金錢、賣方付出的是勞力,買方和賣方是平等的,沒有一方比另一方更高級、身份更高貴。既然如此,為甚麼他們賺了內地人的錢,就不可以擁有自己的政治立場、發表自己的言論呢?這裡指的言論可不是什麼侮辱內地人的言論,而只是單純台灣藝人支持學生運動的言論。正如大家不會要求與你交易的生果商人、巴士司機、餐廳老板在統獨問題上與你立場一致,因為這是金錢與勞力的交易。要是大家不喜歡某藝人的言論或立場,選擇不聽他的演唱會、甚至批評他的立場,也是大家的自由。但你總不能說,他賺了內地人的錢、又不同意大部分內地人的某個立場,是件不道德的事,因為他賣的是音樂,不是賣立場。這個世界只有一種人你可以明正言順用錢買他的立場,那就是政客。

而一些內地人有這次謾罵歌手的反應,正是金權至上的思維作祟。錢在中國人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謂「有錢使得鬼推磨」,他們認為付出金錢的一方比較高級,我用錢買你的勞力也好、貨品也好、服務也好,即使大家同意交易的價錢,交易雙方的關係不是平等的,是你有求於我,而我只是施捨金錢給你。

也看看香港的例子,自由行實施以來,久不久就有些內地人會說︰「沒有我們照顧,你們香港早就完蛋了。」聽了讓人不舒服,先別說旅遊業只佔香港GDP4.5%,退一百步來說,就算旅遊業真的是香港經濟的火車頭,很多香港人或台灣人最介意的其實是這種金權至上、瞧不起人的心態。誰都知道中國是經濟強國、內地有很多富人,中方的報章常常說香港人是因為接受不了被人趕過了而酸溜溜的,心理不是味兒,所以仇恨內地人;又說香港人怎樣感激中央的幫忙云云。如果內地人相信這種論調,就更加強化了他們的金主心態,不但無助解決兩岸三地的矛盾,無疑也是在火上加油。

最糟糕的是,香港的一些官員、建制或親中人士也有同樣的想法。特首的一句「未富先驕」,就暴露了這種金權至上的思維。這句話有兩個含義,第一是香港人現在不富有,因此要對富有的內地人卑躬屈膝;第二是如果香港人富有起來,就可以驕傲自恃、不看人臉色。這不是激化中港矛盾是什麼?兩種觀念都錯得要緊,其實無論有錢與否,都必須尊重別人,這道理小學生也懂。又因為金權至上,香港的官員和資本家常常以發展經濟為由,拆這裡填那裡、加大開放自由行、吸引內地資金來港,為要賺更多的錢,又要求香港人把內地人待如上賓、必躬必敬的,內地說一不敢說二,自貶身格。至於民主、自由和法治?都要服膺於金權之下。社會不公不義也不重要,只要經濟發展的步伐夠快就可以。這樣的思想,可怕嗎?
事實上,對於像我一樣的小市民,以前內地經濟不好時我沒有得意洋洋呼呼喝喝北上當個大爺,現在內地經濟好了我也沒有覺得很自卑生活過不了要出賣尊嚴當個小弟給人呼喝,日子都是這樣過。大部分港人渴望的,其實只是內地人尊重我們的文化。

狹隘的民族主義思維

今次事件的另一個觸發點,自然是兩地民眾把藝人對服貿議題的看法延伸至統獨議題的看法。這種延伸自然是不合理的,但既於之前的文章討論過,在此不贅。可是一旦觸碰到統獨議題,就會挑動到一些人的神經。一些內地人的評論是「你台灣只是我們一個省」、「國什麼國,台灣不是一個獨立國家」,而台灣人的回應是「台灣本來就是獨立的」,接著罵過沒完沒了。

何為民族?就是一個分享共同歷史、習俗和文化背景的群體。但想想看,台灣的青年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個文化、習俗、思想和價值觀都跟內地青年大相逕庭的地方,在他們的認知台灣跟內地一直都是兩個政體。但「你台灣只是我們一個省」這種論調,完成不考慮人家的獨特的文化背景,這種思維甚至不是平等的兩岸統一,而是表示我們內地是強大的、我們要接收你、我們要佔領你,把台灣貶成內地的附庸,叫人如何接受?

而對很多人來說,「中華民族」本身就不容易理解。大陸官方的意思是,「中華民族」由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組成,包括了滿、蒙、回、藏等族;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又宣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那我們到底怎樣理解「中華民族」?是一個民族還是多個民族?如果要說共同歷史,那很多少數民族根本不是炎黃子孫,甚至是侵略中國的外族。如果要說共同文化,很多漢人並不認為自己跟滿、蒙、回、藏等族有共同的文化。所以很多人心目中的「大中華民族」,其實是「大漢族主義」。他們口裡說種族融和,其實是種族歸順;口裡說說尊重差異,其實是唯我獨尊。所以他們不熱衷保存滿、蒙、回、藏、彊的傳統文化,只是用經濟發展的手腕試圖同化這些少數民族。說到底,就是漢族一統各族的主張,一種具侵略性的狹隘民族主義。

而為了彰顯這種於各族之間的超然性,他們必須確立正統,而中共政府的正統,便順理成章成為「中華民族」的正統。每次中共政府發表立場,不論對錯,都必然成為「中華民族」的立場,彷彿熱愛國家民族就必須跟從這些立場。他們把自己文化的凌駕於當地的文化,把當地的文化看成次文化,例如確立普通話的正統,把廣東話、台語打成方言;確立簡體字的正統,妖魔化繁體字等。上至意識形狀、政治立場,下至用字遣詞、日常習慣,都必須跟從內地的正統。而一些親中的港台人士也是如此,不論是政治議題、法治議題、人權議題還是民生議題,只要你的立場跟特區政府或中央政府不同,動輒便給你扣上「賣國賊」、「逢中必反」的帽子,似乎任何與國家權力意志不同的想法,都是「不愛國」的表現。愛國並不是對國家權力的絕對服從,而是深刻反省國家的問題,嘗試作出改變。

真正的民族大同,是尊重內地、台灣、香港以至各個少數民族的地區文化,保存其特色,而非以內地文化高於地區文化的姿態超然於各族,這才是中華民族意義上的統一,而非政權上的統一。因此,熱愛中華文化與統獨議題無關,兩岸三地同時存在的政治實體並不會阻止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反而相得益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